交通部部长李盛霖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上的讲话

来源:火狐体育官网首页    发布时间:2024-08-10 21:20:20
产品详情

   全国人大十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建设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的目标,要求“加强完善公路网络,发挥路网整体效率”。这次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是继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前期工作会议后召开的又一重要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部署,分析形势,理清思路,明确任务,落实措施,扎实有效地推进“十一五”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今天下午,正霖副部长将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十五”以来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研究部署“十一五”的各项任务。希望我们大家认真抓好落实,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完成既定目标,努力开创新局面,实现新跨越。

   一、充分认识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很重要,我们交通部门的都有切身体会。我来交通部4个多月时间,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也有了一些较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2001年在江西南昌召开的全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上,部党组提出了“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新发展观和“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新服务观。新发展观,既关注建设,又强调养护管理,较好地把握了建、管、养三者关系,体现了两个并重;“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新服务观,摆正了人、车、路三者关系,体现了对交通发展规律性的把握和服务社会公众的理念,全部符合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通过几年的实践看,这些理念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愈发显现旺盛的生命力。新阶段的交通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继续遵循“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理念,继续体现“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意识。这是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重要经验,也是今后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

   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涵盖了体制机制、养护工程、规费征收、路产保护、队伍建设、行业稳定等众多领域。既有生产力的发展,也有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有上层建筑的变革,也有经济基础的夯实。涉及领域之深,触及矛盾之多,是其他交通工作所不多见的。这篇大文章做好了,路网完善畅通了,人民群众出行便利了,交通工作就能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个大局。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而且会严重损害交通行业的社会形象。我们肯定要站在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是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的根本要求

   “十一五”交通工作的主线,就是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交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对公路交通工作而言,“快”,就是要抓住难得机遇,利用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建设完善公路网络;“好”,就是要注重公路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发挥路网整体效率。“快”需要加快建设来实现,“好”需要提高养护管理上的水准来解决。现在看来“快”相对容易,“好”却很难。在一定意义上讲,“好”比“快”更重要。妥善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就是要在加强公路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养护管理工作。如果忽视了公路养护管理或者养护管理跟不上,到处是坑洼路、颠簸路,到处是堵塞,安全性差,没有效率,就是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既走不快,也走不远,这种格局绝不是又快又好的发展。

   公路建设是前提,养护管理是保障。公路建设是分段分期进行的,建设成就越大,养护管理任务越重。从交通工作承担的任务和使命看,我们不仅要关注里程的增长和等级的提高,更要关注公路的安全畅通和服务品质的提升。一条路建还是不建,社会影响固然不小,但一旦通车后再中断,影响可就大了。今年以来,先后有两条高速公路出现中断的情况,过往车辆只能长时间绕道通行。这两起事件,在社会上都引起较大反响。我们现在有了4万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再过10多年的时间,我们的高速公路就要接近世界第一了。按照10年一大修计算,每年就有6000到7000公里的高速公路需要大修,大修的规模达到甚至超过目前高速公路在建的规模,我们不仅要面临巨大的金钱上的压力,更要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因此,党组研究,从“十一五”开始,必须把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切实处理好“快”与“好”的关系,在继续加快公路建设的同时,用更多的精力,下更大的力气,投入更多的资金,切实把公路管理好养护好。

   (二)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是保持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公路建设是创造财富的,养护管理则是保护财富的。财富的创造积累和财富的保护同等重要。经过建国五十多年,特别是“九五”以来十年间的快速建设,公路基础设施总量大幅度增加,到2005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已达193万公里。这些设施,既是交通行业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物质基础,也是全体国民的共同财富。保障公路的完好畅通,就是为全体国民守护好我们的共同财富。养护管理工作到位了,能延续公路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减少公路的投入,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这是最有效的财富积累。如果养护管理跟不上,小病不治成大病,就会造成巨大浪费。现在,社会和群众对公路交通的需求慢慢的升高,既希望有更多的路,也希望有更好的路。对交通部门而言,公路发展既要有量的扩张,更要有质的提高。我们要通过加强养护管理,提高好路率,充分的发挥公路存量资产的最大效益,促进整个路网结构的优化。这是巩固建设成果、服务社会公众、适应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是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的必然选择

   进入“十一五”,我国人口、就业、资源、环境等矛盾将会更突出。交通事业发展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日益受资源、能源的制约,特别是受资金、土地的刚性约束更突出。交通是资源占用型和能源消耗型行业,公路建设意味着要长期大量的占用土地。因此,公路事业的持续发展一定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之路,处理好交通发展与资源节约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加强养护管理是重要前提。通过加强养护管理,能发挥公路存量的最佳效能,某些特定的程度弥补公路总量的不足,充分提高公路网的效能,促进内涵式发展;通过养护管理,能保持公路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保护土地和环境,符合环境友好型的要求。所以,加强公路养护管理要有前瞻性和主动性,积极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逐步的提升养护管理的科学性、创新性和规范性,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落在实处。

   (四)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基础

   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交通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门到门”服务的运输方式,其他运输方式都一定要通过公路来衔接。在现代社会,公路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更加密切,重要性、基础性地位更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公路交通不仅是人们出行的首要选择,也是最重要的选择。加强公路养护管理,保持公路路网的良好技术状况和安全畅通,不仅仅可以充分的发挥公路交通自身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而且对于保障其它运输方式顺畅的运行也具备极其重大作用。

   总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是体现、发挥、强化公路功能的重要保障。各地各部门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理念,逐渐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认识,采取比较有效措施,摆上重要日程,给予格外的重视,切实抓紧抓好。

   二、准确把握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

   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公路通车里程迅速增加,大型桥梁隧道建设迈入世界领先水平,高速公路骨干作用一天比一天突出,交通服务“三农”赢得广泛赞誉,国际影响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在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公路养护管理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公路养护投入大幅度增加,路网技术状况有所改善,安全保障工程、危桥改造工程、GBM工程和文明样板路建设取得良好社会效果。我们还完善了公路管理法规体系,深化了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组织了治超攻坚战,建立了全国“五纵二横”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清理整顿了公路收费站点,开展了全国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落实了一系列便民惠民政策,树立了负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公路建设的向前推进,养护管理工作的慢慢地增加,使公路路网加强完善,行车条件和通行品质进一步提升,为国民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人民群众出行提供了良好服务。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公路养护管理中还存在不少明显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不适应”:

   一是思想认识不适应。有的地方强调先建设后养护,结果是前修后坏,建设成果保不住。还有些认为,公路建设出成绩,养护投入很难见到成效,对养护管理缺乏积极性,结果路是修成了,但后续服务跟不上,群众不满意。

   二是通行保障能力不适应。路网路况质量总体不高,行车安全水平较低,抗灾能力较弱,有的公路常规使用的寿命达不到设计周期,难以满足迅速增加的交通需求。

   三是资金投入不适应。相对公路建议而言,养护管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公路尚未实现有路必养,一些地方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难以及时安排,一些危桥险隧和水毁路段得不到及时修复。

   四是养护管理上的水准不适应。科技主导作用不足,现代通讯、信息、环保、节能技术的集成应用较为薄弱,养护机械装备水平不高,缺乏足够的专业方面技术人才。

   五是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存在管理分割、运转不灵、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体制机制性障碍,农村公路没有建立长效的养护管理机制。

   这些问题,尽管是局部的,但不能不引起格外的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与此同时,在交通展的新起点上,公路养护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变化和新的问题,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土木结构工程,工作内涵不断拓宽。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养护管理工作量快速增加。五年前,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只有168万公里;现在,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93万公里。五年前,高速公路处于快速建设时期,养护的迫切性不大;现在,1998年前建成的高速公路全方面进入大修期,1998年加快建设后建成的大量公路也普遍进入维修养护期。过去,大部分乡村道路尚未纳入养护里程,现在,要服务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建好农村路,更要管好农村路。过去,以路面养护为中心;现在,还要养护管理好结构较为复杂的大型桥隧设施和监控、通讯、收费设施。

   二是养护管理指导思想出现重大转移。过去,从公路行业内部协调发展出发,强调建、管、养并重的方针,要求一手抓好公路建设,一手抓好公路养护;现在,要在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下,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突出以人为本,强调用户至上,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处理好资源节约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是养护管理内容日益丰富。以往,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主要局限于公路的日常养护、大中修工程、路政管理和规费征收;现在,增加了信息服务、应急救援、安全保障、路网调度、通行费征收、治超工作等全新内容。

   四是养护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革。过去,干线公路车流量处于稳步增长时期,采取矫正性、被动型、突击性养护模式还能被社会接受;现在,干线公路车流量快速增加,一定要采用及时性、快速性、规范性养护,减少养护作业对正常交通的干扰。过去,公路管理主要靠计划和行政命令;现在,公路使用者的法律意识、服务要求慢慢的升高,必须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

   未来五到十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GDP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的过渡阶段,既是从一般温饱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的转型时期,也是消费结构升级和公共需求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从发达国家公路发展规律及我国现实情况看,这一时期也是由快速建设阶段向养护管理阶段的过渡时期。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路网已经完善,建设任务基本结束,工作重点转到通过提高养护管理,延长公路常规使用的寿命,缓解交通拥挤压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路网的使用效率,公路交通已经基本实现管理信息化、服务人性化、养护机械化,并正在向更高层次的智能交通方向发展。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相似的南非、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路网基本成型,也已重视和加强了养护管理,并向“预防性养护”方向发展,对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关注程度逐步提高。

   就我国发展阶段来看,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已步入“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改革加速、服务提高”的新阶段。作为向社会提供交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政府部门,以较低的出行成本,较高的运输效率,支撑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带来的旺盛运输需求,是交通部门下一步发展与改革的重点。在总结我国交通发展经验和吸收国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部里制定的《“十一五”公路养护管理事业发展纲要》,提出了“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的新价值观,确定了“维护一个安全畅通的公路网络;构建一个以人为本的公路服务体系;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公路管理体制;培育一个规范有序的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建设一个先进高效的公路管理信息平台;培养一支拼搏奉献的公路管养职工队伍”的主要目标。应当说,这个目标,既是“十一五”期间的工作目标,也是一个长远的工作方向。各地要围绕这一目标,完善发展规划,细化工作内容,使之成为全行业的共同认识和共同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