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筑与一座“危桥”的重生

发布时间:2024-06-27 07:59:18   来源:火狐体育官网首页

  在滨州,杜桥豆腐皮的知名度要远高于盛产它的村庄——惠民县清河镇杜家桥村,一个以一座桥命名的村庄。桥,是村里的魂,是村里的根,更是联系着周围十多个村几千亩土地和七八千群众生产生活的纽带。但由于年久失修,始建于1967年跨越徒骇河的杜家桥成为了一座四类危桥。群众走在桥上,心却悬在半空。2019年7月5日,市财政局派驻清河镇杜家桥村高建筑来到杜家桥村,认真调研后下定决心:修桥,让群众踏踏实实过河。

  近年来,随着杜家河桥愈发老迈,群众家中每有孩童过桥,长辈都少不了嘱咐几句注意安全。这座守护了他们超过半个世纪的桥已不再安全。干了46年老支书的80岁老人高振恕介绍,大桥有的桥板已经脱漏,桥面一个个大裂缝下就是河面,曾有人骑自行车掉下去,幸亏会游泳没酿成灾难。

  依据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判标准,桥梁可分为一至五类。该桥的技术状况评定为四类。而四类桥属于技术状况处于差的状态,属于危桥,桥梁正常使用功能明显降低,需要限制交通。

  但是这座桥对周围群众来说着实重要。杜家桥村共374户,1430人,耕地2068亩。村内群众以种植传统经济作物为主,80%的土地都在河对岸。桥是群众的创收致富桥。杜桥豆腐皮远近闻名,杜家桥村几十户人家制作的豆腐皮也一定要通过这座桥到各个村的大集销售。同时,陈洪口村、南孙村、陶家村、古城里村、西梅村……附近十多个自然村七八千群众的生产生活都依赖这座桥连接。四类桥属于危桥,可以过人,但是不可以过车。一走大车,车下的桥就晃的厉害,桥上人的心悬在半空。致富先修路,修路必架桥,桥会改变落后地区的社会面貌。但因为村集体收入薄弱,杜家桥始终没修缮的资金。

  群众的热盼,指明行动的方向。一到村里,高建筑就逐户走访调研,修桥的呼声是最强烈的一个。修桥过程中,很多群众到桥头当起“桥监工”,没事就带着马扎往桥头一坐,要亲眼见证这座安全的桥走进现实。麦收在望,老百姓对新桥望眼欲穿,但很多群众主动找到高建筑给他打气,“如果桥赶上麦收还没修好也不要紧,我们宁可绕上十几里地到别的村转,这个桥也得修!”

  2019年10月,高建筑向局里汇报后,局领导多次专程到村里调研,从省里联系了高规格的设计团队,惠民县、清河镇、杜桥村全力配合,一场攻坚战开始了。

  第一步是评估、勘测、出设计的具体方案。“以前没干过这么大的事,天天愁的睡不好觉。”高建筑说。从每天跟账本打交道的财政工作人员,到自学工程技术,看懂图纸,了解施工的各个流程,高建筑下了大功夫。因为疫情,高建筑无数次在电话中与省里的设计方商量方案、沟通细节,仅维修加固的方案就改了三稿。3月22日,方案终于定了。

  局里实地调研了解情况后决定,2020年3月到5月施工两个月,一定在麦收和汛期前把桥建好,不然群众麦收得转十几里地才能过河,对群众会增加很多负担。马上开工,开工就是冲刺。施工队伍是惠民当地人,给家乡干活劲头很足,一方面大量增加实施工程人员,75人同时进场施工,另一方面通宵达旦赶进度。高建筑则全力做好协调保障工作,疫情前期工地无法外出买菜,他开着自己的车自掏腰包给工人们买来了生活物资,又到处买口罩、消毒液。刚开始施工,7米高的施工栈道刚搭起来,夜里徒骇河清淤放水,河水迅速上涨,施工栈道眼看就要淹没。他迅速协调施工队拆除栈道,又抓紧与上级部门协调。一路全力支持修桥,施工迅速恢复了。镇上书记、镇长也经常到现场给鼓劲,现场解决困难……无数股力量拧成一股绳,目标只有一个,赶在麦收前让群众的麦子过桥。

  质量是大桥的生命,两个月来,高建筑成了守卫大桥生命线上的哨兵。弧光闪闪,机声隆隆,他扎在现场与实施工程人员、监理沟通;旧桥护栏桥面拆除、双层钢筋铺设、桥面混凝土浇筑、桥栏浇筑、安装护栏、安装路灯、设定限高,每一个环节他都要参与;进场原材料他更是紧紧把关。两个月的时间,这个1983年的汉子,皮肤晒得和实施工程人员一个颜色。孩子治疗眼睛,爱人生病住院,他天天盯着工地上,仅仅1个小时的车程愣是没有回家一趟。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5月14日,大桥主体完工,经过14天的性能检验测试后,5月底交付使用。施工队宫经理介绍,这座桥正常的施工工期为3个多月,在保证工艺技术要求不变,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工期缩短到两个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大桥工程质量全面达到并超出原有设计标准。群众们发自肺腑地说:“杜家桥从最早时候的木头桥,到上世纪六十年代修的水泥桥走了一代人,现在的这座现代化的桥,再走一代人没问题!”

  群众要自发搞个仪式答谢为他们修桥的人们,被谢绝了。一根根坚实的墩柱矗立河中,一辆辆麦收车从桥上开过,静静的徒骇河上立起了一座丰碑!

  杜家桥不长,只有160米, 没有跨越天堑的那些大桥的雄伟壮阔;杜家桥身姿不出众,没有那些著名桥梁的俊美优雅;但是这座桥却离当地群众最近,这座建在群众心坎儿上的桥,党员、干部、群众联系更加紧密,带动了一方百姓,一片村庄。

  清河镇副书记解鸿章说:“桥修好后,群众参与各项工作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得到了提高,群众基础更牢固。”他介绍,桥头两棵大梧桐树已有50多年,清河镇计划在桥头的大树下搞“党员干部桥头夜话”,把一座桥变成一个党建的堡垒。

  一座桥也是让老村焕发出新活力的开始。高建筑与滨州学院合作,以党建为引领及豆制品产业为主线打造美丽乡村,编制了“一桥一村一产业”的2019-2025年村庄建设发展规划,争创省级美丽村居、森林村居,给群众提供一个更加宜居美丽的村庄。

  担任一年间,高建筑帮助村里建设了健身广场,百姓大舞台,环境大整治,清杂物种绿树,整个村变得干净明亮了,各种小花在村居里星星点缀,老百姓的精气神也被提振起来了……今年村里顺利通过了市级文明村及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考核验收。

  第五批驻村带着“抓党建、促扶贫”的使命到达各村。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作为基层一线的尖兵,驻村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一年来,高建筑对村内豆制品产业进行了摸底,大多以手工作坊为主,产量较低但因纯手工制作,且富有特色,发展的潜在能力较大,这一年,他协调帮助村里的手工作坊通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验收,不断走上了正轨。在驻村的第二年,高建筑盘算着帮助村民做大一张豆腐皮的生意,实现集体和群众共同增收。

  麦浪滚滚,颗粒归仓,对农民来说就是最好的时节;河水潺潺,一桥飞架南北,对当地村民来说就是最好的景色;心里踏实,手头富足,对农民来说就是最好的时代!